分类 ACG 下的文章

游戏推荐《To the Moon》(去月球)

To The Moon (For River) - Recording Version - Kan R. Gao

 

最近也玩了几个游戏,因笔记本年龄比较大了,流行的较大个的游戏基本没有尝试的欲望了。因为这怂笔记本多半是带不起来了。小游戏出彩的也没多少。

直到昨天。

2011年由 Freebird发售的To the Moon,现在来说“神作”这个词明显带有了一些贬义意味,所以咱不这么称呼,上乘之作绝对算的上了,我玩的这个版本是经过圆桌汉化组汉化过的,翻译基本到位,有点儿小bug不知是游戏本身还是汉化问题,没有大碍。

《GOSICK》动画完结纪念

bones的动画《GOSICK》终于完结了,作为这两年急切去追的新番来说,GOSICK的制作比较上乘,堪称佳作,我个人非常喜欢,樱庭一树的原作轻小说并没有完结,鉴于bones在剧情上补完了剩下的部分,按上了一个大众口味的结局。看结局的态势,出第二季的可能性不大,据称樱庭一树曾扬言不再写轻小说,对小说的进度表示担忧。

在我眼中,bones代表着制作的精良和用心,很少有能让我觉得作品很渣、无力吐槽的情况。本部作品前半段安排紧凑,与小说不同,编排上以游船时间作为开始事件,将艾薇儿的出场延后,剧情显得更流畅了些,在刚一出场只有寥寥数人的情况下先引入独立故事,较容易抓住眼球。但两集风格转向还是有点过快了,虽然随着事件的不断攻破,主线渐渐明朗,但主线的推进无不通过侦探推理事件展开的,动漫后半部处理结局上显得风格不统一,就事论事,看来25集对bones来说不太够,最后都没有包袱可以抖了,平铺直述了事。

god like---《魔法少女圆香》

要说懒也是有点懒,要说忙确实有点忙,我虽然也不停地看动漫,下笔写的激情却没有早年那么澎湃了。

魔法少女圆香,过年的时候追了一下,不过10话后暂停播放了,等了许久终于出了11和12话,稍微有点不连贯,要哪天有空了再回去看一遍。

说起来,我一开始确实当萌片乱入来看的,寻思着看个3话不行赶紧果断放弃,毕竟当时维多利加也很吸引我的眼球,当开始没几秒,我突然意识到。。。。nngx,这不会是新房昭之的作品吧。。。再几秒。。。nnngx人设不会是向阳素描那家伙吧。果断决定看几话,要说起新房昭之,不管他的片是懂还是不懂,好看还是不好看,合口味还是不合口味,新房昭之的烙印绝对可以一眼就认得出来。大反差高饱和的色彩,大面积的涂色以及短镜头特写等,过目不忘,在美学这个层次上我非常承认他的才华。

得,一看这俩人,差不多是温情萌片了吧,就像暖洋洋的向阳素描一般?耐性看几话吧。直到第三话。。。。

小白,你终于把汉化发出来了!!!《吸血鬼双子》

原帖请参见http://bbs.3dmgame.com/thread-1841760-1-1.html

一年前的汉化作品,当时和现在一样,技术不怎么地,但这个游戏没加密,字库也是ttf,所以比较好弄一点,受小白之邀,几次整改,最终石沉大海。。。一年后忽见发于verycd上,倍感欣慰啊。。

pc游戏汉化技术简介-(1)浅谈

 作为一名光荣的3dm下鸾宵汉化组的半吊子技术,我发这系列文章,感谢半年多来大家对我的关心招呼,尤其感谢歪歪,奶爸,老沉和星辰

对于汉化技术有兴趣并希望为了汉化有爱的游戏贡献自己力量的请去3dm论坛置顶区报名,在此不罗嗦了。

第一部分简介汉化流程

pc并不是游戏机,pc游戏在根本上来说就是软件,是软件就无非是有逻辑和数据组成的。

对于汉化来说,我们不关心游戏逻辑,而切实的关心数据部分,具体来说,一个游戏是否可以被成功汉化,最重要的在于能否将游戏的资源成功解析出来,并在修改后可以成功被游戏读取。当然翻译量之类的也是很大问题,作为讨论汉化技术的本文就不赘述了。

所以汉化的流程一般可以归结成这样 技术-策划-初翻-润色-校对-测试-发布,其中技术和策划倒是可以颠倒。对于本人来说,我只关心技术这一层的工作,因为。。。因为我是个半吊子技术。

能否汉化是技术决定的,能否完美汉化则是整个团队的努力,庆幸在一个好的氛围里,我们很认真,我们很热情,我们的口号是绝不发半成品。

这篇文章只是个引论,在下面的系列文章里,我会分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如何在技术层面上对游戏进行确实的汉化。我是个半吊子技术,知识储备并不丰富,汉化的游戏也很稀少,发这系列文完全是出于对游戏的爱和对汉化技术的热情,希望前辈不吝赐教,希望后辈多多批评。欢迎与我交流